巴利术语词汇表

在法的讨论中,老师和口译人员经常会用到一些关键的巴利术语。它们一般没有被翻译成英语,因为翻译只能近似地描述它们的意思,有时甚至会导致误解。以下你只会找到一些主要术语和本书中用到的词汇。给出来的解释应该说足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但是它们并不全面。如果想得到更完整的定义,请查阅相关的佛教词典和教科书。此外,当你听到巴利术语的时候,试着去得到一种“感觉”;努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它们。

Abhidhamma 关于心的过程和特征的佛典论述,论,阿毗达摩

Adhitthana 决定,决心

Adosa 无嗔

Adukkha-m-asukha 不苦不乐受

Akusala(同时请参看kusala) 业上不善的,不健康的,笨拙的,无益的

Anatta(同时请参看atta) 1、没有自我,无我,没有永久的实体(自我,自己,或者灵魂),没有能够自己存在的个体。 2、没有东西可以自己生起,或者由于一个单一的原因而生起,没有东西可以独立地存在或者发展。 3、三法印之一(一切存在的三个普遍特征,参看dukkha和anicca),理解anatta是解脱的智慧(panna)。

Anicca, 1、无常,所有依条件而生起的现象都是无常的,一切生成的存在都会改变和消失。 2、三法印之一(参看dukkha和anatta),理解anicca是解脱的智慧。

Anusaya 潜在的或者隐藏的烦恼

Appamada 不松懈,勤奋,觉知的存在(字面意思:不忘记)

Asammoha-sampajanna 对无痴的清楚的理解;对无常、苦、无我的理解

Atta 自己,自我,个体

Avijja 痴的同义词

Bhavana 精神上的发展,禅修

Bhavanamaya panna 通过直接的经验得到的知识和智慧,修慧

Bhava-tanha 对存在的贪欲

Bhikkhu 比丘,僧团的成员

Bojjhanga 七觉支,也称为sambojjhanga

Brahma-vihara 四梵住:慈心(metta),悲心(karuna),喜心(mudita)和舍心(upekka)

Buddhanussati 佛随念,思维佛陀的品质

Cetasika 心所(指阿比达摩中列出的的五十二心所。有些是善的,有些是不善的,有些是中性的)

Chanda 善法欲,理想

Cintamaya panna 思慧,通过思考、推理和理性的分析得到的知识和智慧

Citta 心

Cittanupassana 心念处

Dana 给予,布施,供养

Dhamma 1、“自然的法则”,“本性” 2、观察对象或观察目标,事物,现象 3、佛教教义

Dhammanupassana 法随念

Dhamma-vicaya 对现象的调查,对法的调查

Ditthi 观点,观念,看法 miccha ditthi(邪见) samma ditthi (正见)

Domanassa 任何一种不愉快的精神感受,精神上痛苦的感受

Dosa 嗔心,愤怒,任何一种厌恶或者不喜欢(包括伤心,恐惧,抵制,等等)

Dukkha 1、苦苦,不满意,疼痛,痛苦 2、坏苦,变化的苦 3、行苦,一切存在、一切依条件而生起的现象的不能令人满意的本性 4、三法印之一(参看anicca和anatta),理解dukkha是一种解脱的智慧

Dukkha-dukkha 苦苦,不满意,疼痛,痛苦

Gocara-sampajanna 关于只有身和心的过程的清楚的知识或者理解

Indriya 五根:saddha(信)、viriya(精进)、sati(念),samadhi(定),和panna(慧)

Jhana 四禅八定,全神贯注的禅定状态

Kama-chanda 感官欲望

Kamma 业(包括身、语、意三方面),带有动机或者意志的行动

Karuna 悲心

Kayagatasati 三十二身分的禅修

Kayanupassana 身念处

Khandha 五蕴:rupa,vedana,sanna,sankhara,vinnana(色、受、想、行、识)

Kilesa 烦恼,心的不健康的品质,贪、嗔、痴的任何表现形式(参看lobha,dosa,moha)

Kusala 善的,健康的,有益的(参看akusala)

Lobha 贪欲,任何形式的渴求或者喜欢(tanha的同义词)

Magga-nana 道智(可以导致开悟)

Magga-phala 道果,开悟的同义词

Metta 慈心,无私的爱,无条件的爱

Metta bhavana 慈梵住,慈心的修习

Miccha ditthi 邪见,错见

Moha 无明,痴,没有理解,没有看到真实(avijja的同义词) Mudita 喜心,随喜

Nama 名,心的过程,心(受、想、行、识的统称)

Nama-rupa 身和心的过程,名和色

Nana Panna(智慧)的同义词

Nekkhamma 摒弃,“从烦恼中解脱”

Pali 巴利,最早用来记载佛教圣典的语言

Panna 智慧,理解,知识,领悟(nana的同义词)

Pannatti 相对的真实,概念

Paramattha 真实法,非概念法

Parami 波罗蜜,完美,潜在的天赋,有十种波罗蜜:布施、持戒、摒弃(出家)、智慧、精进、耐心、诚实、决心、慈心、舍心

Pariyutthana 现行的烦恼,已经在心中生起的烦恼

Passaddhi 轻安,宁静

Paticca-samuppada 缘起,依条件而生起,受制约性

Piti 兴趣,积极性,喜觉支

Puthujjana 一个俗人,还没有开悟的人

Rupa 身体的过程,色(相对于名)

Sacca 真理(有许多意义)

Saddha 信心,信念,信任

Samadhi 定,平静,心的稳定性

Samatha 止禅

Samma-samadhi 正定

Samma-sankappa 正思维

Samma-sati 正念

Samma-vayama 正精进

Sankhara 行蕴,意志活动

Sankhara-dukkha 行苦,一切存在、一切有为法的不能令人满意的性质

Sanna 识别,记忆,想蕴

Sappaya-sampajanna 关于合适与否的清楚的知识

Sati 正念,觉知 Satipatthana sutta 大念处经,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Sati-sambojjhanga 念觉支

Sati-sampajanna 对觉知的清晰的正念

Satthaka-sampajanna 关于有益与否的清楚的知识

Sila 尸罗,戒,伦理守则,德行

Sivathika 墓地禅修,尸体禅修

Somanassa 精神上的愉快的感受

Sukha 快乐(指身体上的感受)

Sutamaya panna 闻慧,通过阅读或者听闻佛法得到的智慧或者知识

Sutta 经

Tanha 贪欲,lobha的同义词

Upekkha

1、中性的知觉和感受(受蕴的一种)

2、舍,一种善的心所(行蕴的一种)

Vedana 愉快的、不愉快的、中性的知觉或者感受

Vedananupassana 受念处

Vinaya 比丘的戒条,戒律

Vinnana 识蕴,根尘碰触产生的识

Viparinama-dukkha 坏苦,变化的苦

Vipassana 内观,毗婆舍那禅

Viriya 精进

Vitikkama 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烦恼

Yoniso marasikara 1、正确的态度,心的正确的架构,正确地注意 2、明智的思考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