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被粘住

禅修者:有时我感到粘连在禅修里,不知道该做什么。然后心想去寻找此时此刻的态度,但是有时连态度也找不到。有时态度很明显,比方说有嗔心,然后心试图去观察在嗔心的背后是什么。

禅师:尽可能地去观察你所能够观察到的。不要去寻找或探究你不能观察到的,也不要试图去猜它可能是什么。

禅修者:但是在嗔心的背后应该有某些东西吧?

禅师:想都不要去想这个问题。如果你去思考这个问题,你的心就已经形成了它可能是什么、或者它怎样成为那样子的想法,这样已经离开真实情况有一段距离了。所以不要用“背后”或者“之前”这样的词语去思考。如果心有能力觉知到,它就会知道更多,如果心没有这个能力,即使去思考也不会知道。

禅修者:我仍旧对一些基本的东西有疑惑,像态度,想知道正确的态度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的觉知等等。因为这些东西没有公式,我经常被搞得疲惫不堪。你鼓励我们回忆并利用好的经验,所以我试图回忆心能够觉知的状态是怎样的,以及心是怎样达到那种状态的。但是我发觉我做不到;当心试图这样做的时候,只是变得更加困惑而已。

禅师:现在先暂停这种调查吧!你刚才说你仍旧对一些基本的东西感到困惑,并且被搞得筋疲力尽。在这个阶段你不应该做任何调查,因为它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复杂。你需要等到心更加稳定时,才可以去做这样的调查。现在只需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禅修,只要观察正在发生什么就可以了。

小组小参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感到迷惑,因为禅修者从中听到了许多并不真正适合他们的信息。对这个人适用的东西,可能对另外一个人一点都不适用。如果你听到的信息对你有帮助,你当然可以用它,但是有些建议是给别人的,如果你发觉对你并没有帮助,就不要试图遵循这些建议。

禅修者:好的,所以我需要等到心变得平稳时再说。

禅师:是的。只有当心平稳时,调查才可以进行,到那时进行调查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许多人当心平静下来并且变得平稳以后,感到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在这种平静中该做些什么。这种情况下,我就鼓励他们进行调查。

禅修者:噢,我明白了,我没有那种问题•••(微笑)

禅师:获得很多的信息当然很好。但是每个禅修者的需要都不相同,所以你必须仔细挑选出那些在你个人的禅修中能够运用的信息。


禅师:当你看起来被对禅修的消极的态度所困扰时,你必须回想在过去禅修曾经是多么的有帮助,禅修已经给你的生命带来了多大的改变。思维你曾经获得的利益,思维那些通过禅修你已经理解的东西。回忆你不能保持正念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你能够正知正念时又是多么的不同。像这样反思将会帮助你给心重新定向。

你也可以试试别的方法:当你体验到好的心态时,主动记住它们。提醒自己你正在体验一个好的状态,提醒自己好的心态是可能的,提醒自己这就是一个好的状态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你加强了对你经历的好的心态的理解。如果你知道为什么这次的心态会这么好,或者知道心是怎样地觉得好,试着对自己表达出来。这样当下次你感觉低沉时,将帮助你的心再次回想起它。人的心总是比较容易记住积极的经验。

禅修者:是的,这个我能理解。但是有时抵制非常强烈,对禅修的态度这么消极,以至于所有我能够做的只是那种机械地走来走去而已。然后,慢慢地,有一些正念开发出来,因为这些正知正念,才有一些喜悦,这时对禅修的态度才又开始变得积极。

禅师:许多禅修者的问题是,他们太习惯于去努力使事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习惯于为他们自己设定目标,习惯于使用相当的精力去达到他们的目标。然后他们把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带进禅修中。他们想禅修好,想禅修得很好,想禅修得最好。当他们没有达到像他们想要的那么好时,很快就会变得沮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禅修失去信心和兴趣的原因。

因此,不再去思考关于禅修的问题,甚至不再试图去禅修,只是来来回回地走而已,但这就是在那时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只要你真正的不再试图去做某事,当你不再期待任何东西,只是让它如其本然,觉知就回来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它一直就在那里。


禅修者:我感到我不能取得任何进步。我非常容易觉得无聊。我们怎样避免无聊?我们怎样避免在禅修中停滞不前?

禅师:你不能也不应该去避免无聊。你不能也不应该去避免停滞不前。只要你还不是一个熟练的禅修者,这些状态自然就会出现。这是正常的现象。对于变得无聊和停滞不前的状况,你无能为力。如果你觉得无聊或者你的禅修停滞不前,觉知到这种状态的发生,并且试着去觉知导致这些状态的原因。你需要牢记内观禅修不是努力去做某事,不是去使什么事情发生。只需要去觉察出正在发生什么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