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者的话
这本《仅仅觉知是不够的》是《AWARENESS ALONE IS NOT ENOUGH》的中文译本,是一本德加尼亚西亚多与雪乌明国际森林禅修中心的yogis关于内观禅修的问答集。时光飞逝,从十月四号入住雪乌明,到今天十一月二十八号为止,大约耗时两个月,我终于完成了全部的翻译工作。在这两个月的假期里,我几乎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每天早上四点钟左右起床,禅修、晨练、吃早餐、托钵乞食、洒扫房间、经行、午餐、翻译,一直到晚上将近十点钟左右,我都努力保持正知正念。就这样,我一边禅修,一边翻译,并且努力把书本上的知识和信息运用到实践中。如果碰到问题,则在每周的小参中向禅师请教,或者与同修们讨论,这样的修学方法让我感觉非常受益。
内观禅修是是依照《大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中四念处的教法而进行的禅修,相对于止禅、奢摩它禅(samatha)而言,内观又被称为观禅、毗婆舍那禅(vipassana),是佛教最重要、最核心的修行方法。内观禅修比较有弹性,它不太依赖于环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只要你熟悉了基本的方法以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境都可以进行。尤其是当烦恼现行时,更应该进行内观禅修。一切都是法,一切都是你的所缘和观察目标。就像禅师所说的:一个真正理解了内观禅修价值的yogi,一旦他开始以后,就永远不会结束。
有一些翻译的用语问题,在此我也想作一个说明:如原书中的object和experience其实是一回事,我有时翻译成观察目标、目标、观察对象或者经验等,其实都是指心的所缘;观察、看着、观照、注意到等,也是watch,observe,look at,notice,pay attention的不同的翻译;理解、认识到、洞察、领悟、和智慧(understanding、realization、insight、wisdom)也被用来表达相近的意思;知觉(sensations)用来表示身体的感觉,感受(feelings)用来表示心理的感受或者情绪;the knowing mind是一个特别的用语,实际上是指根尘碰触的识;momentum一词,我查过词典并且与同修讨论,最后决定选用“惯性”一词(金山词霸的解释是动量、冲力、势头等)。我尽可能准确并且通俗地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但由于时间和水平关系,疏忽和错误在所难免。如果读者对本书有任何的疑问或者问题,欢迎来函讨论,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来函必复。
我是因为这本书而知道雪乌明国际禅修中心的,也是因为这本书而了解德加尼亚西亚多和他的内观教法的。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每一遍都能从中获得启示与力量。所以我发心把它翻译成中文,与国内所有的学佛者、所有追求心灵成长和解脱智慧的人士分享,希望你们也能从中获得某些启示。但是,仅仅阅读这本书还不够,如果你想真正尝到法的滋味,你必须投入实践。你需要学会基本的禅修方法,并且获得禅师的个人指导。因此,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还是最好还是过来看一看,亲自品尝一下法的滋味。“来看”,这是佛法的属性之一,因为真理是经得住验证的!
我非常的幸运,生此末法时代,而能受戒为比丘,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得遇此殊胜难得之教法,并且碰到德加尼亚西亚多这样慈悲、而又有着丰富的禅修和教学经验的禅师,内心无限的感恩。我也祝愿所有有缘份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能够珍视这份法的礼物,愿你们能够从中受益,愿你们快乐、吉祥,福慧增长!
Bhikkhu Kassapa沙门:恒中
于缅甸仰光雪乌明森林禅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