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samadhi)

禅修者:我以前所修学的教义非常注重定的重要性,非常注重得到四禅八定。你能够阐述一下你对禅定的理解吗?

禅师:我对那种因为智慧而发展的禅定感兴趣。当智慧存在的时候,当心理解事物的时候,它就会有一种稳定性,并且我们就会有那种叫做正定的东西。正定会带来清楚的觉知和领悟。许多禅修者认为只有当他们经验到一种出神的感觉时,他们才有定。这种定是伴随着心的拉紧的状态而建立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他们不能学到任何东西,清楚的觉知也不能提升。我们叫做定的那种心态,是非常放松的,清凉的,平静的。它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敏感的和接纳的,因而它能知道的多得多。

许多禅修者对于怎样建立定都有错误的观念。他们集中注意力;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静,但是它是沉重的;它不会有轻快的感觉。在内观禅修中,我们需要的所有东西是心的足够的稳定,从而时时刻刻去保持觉知。我们只是需要心的稳定性去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这就足够了。我们不需要四禅八定;你不能把全神贯注的专注运用于内观。那些已经发展出四禅八定的禅修者首先需要从禅定中出来,才可以练习内观禅修。

四禅八定只是暂时地控制住烦恼;在那种禅定的状态中没有粗重的烦恼。它能够镇压五盖。但是它只能镇定(samadhi)

禅修者:我以前所修学的教义非常注重定的重要性,非常注重得到四禅八定。你能够阐述一下你对禅定的理解吗?

禅师:我对那种因为智慧而发展的禅定感兴趣。当智慧存在的时候,当心理解事物的时候,它就会有一种稳定性,并且我们就会有那种叫做正定的东西。正定会带来清楚的觉知和领悟。许多禅修者认为只有当他们经验到一种出神的感觉时,他们才有定。这种定是伴随着心的拉紧的状态而建立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他们不能学到任何东西,清楚的觉知也不能提升。我们叫做定的那种心态,是非常放松的,清凉的,平静的。它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敏感的和接纳的,因而它能知道的多得多。

许多禅修者对于怎样建立定都有错误的观念。他们集中注意力;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静,但是它是沉重的;它不会有轻快的感觉。在内观禅修中,我们需要的所有东西是心的足够的稳定,从而时时刻刻去保持觉知。我们只是需要心的稳定性去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这就足够了。我们不需要四禅八定;你不能把全神贯注的专注运用于内观。那些已经发展出四禅八定的禅修者首先需要从禅定中出来,才可以练习内观禅修。

四禅八定只是暂时地控制住烦恼;在那种禅定的状态中没有粗重的烦恼。它能够镇压五盖。但是它只能镇压感官欲望。它并不能镇压其他形式的贪欲。Bhava-tanha,那种想变成的欲望,在每一个四禅八定里都是非常明显的。

只有当定同时包含有这三个道支时,即正念、正精进和正定时,它才是完整的。当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伴随着连续的觉知一起存在时,定就会自然地发展。


禅修者:当我第一次到这儿来的时候,我发觉很难去接受这儿所有的谈话和社交。我认为在那样的行为里,你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定。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接受这样的观念:谈话禅修是一个有效并且重要的练习。在我克服了我的抵制心理,并且自己开始谈话禅修之后,我发现其中不仅有定,并且这种定更带有韧性——没有那么脆弱。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怎么回事?

禅师:那种你从安静中得到的定是有一点绷紧的——或者像你说的脆弱。它非常依赖于一个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当安静被打断时,你很容易失去它的原因。它感觉起来非常强大,但是实际上它非常脆弱。

当你在更困难的情况下练习去保持正念时,当你在谈话和社交时保持练习的时候,想发展定当然会更难。你只有用一个开放的心并且正确的态度,才能发展出定。但是,也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想发展定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熟练,它也就会更持久。这种定也更有弹性,因为它不依赖固定的条件。当你每次失去正念的时候,你都可以平静地再把你的禅修连接起来。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禅修的时候,想始终保持正念和定是不可能的;它们可能会存在一段时间,然后你在活动之中又把它们丢掉了,一会儿以后,你又变得正知正念了。只要你有正确的态度,并且保持觉知到每次你“迷失”的时候,你就是做得很好了。但是,如果你心中有固执的观念,认为你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中才能发展正念和定,你就会没有那么有弹性,并且有一点被束缚在你的禅修里。 压感官欲望。它并不能镇压其他形式的贪欲。Bhava-tanha,那种想变成的欲望,在每一个四禅八定里都是非常明显的。

只有当定同时包含有这三个道支时,即正念、正精进和正定时,它才是完整的。当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伴随着连续的觉知一起存在时,定就会自然地发展。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