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疼痛/ 不合意的感觉
当你感到痛苦、疼痛、以及其他不舒服的感觉,这是说你心中对它们有种反抗。所以,你还不能直接的去观察这身体上种种不可意的触觉。没有人喜欢痛苦。如果你对疼痛有抗拒的感觉,并且还继续的去注意它的话,你会更痛苦。这有如你对某一个人生气,如果你还是一而再的去面对他,你会更生气。所以不要强迫自己去注意疼痛,这可不是在打斗,这只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当你注意这疼痛,它并不会减轻,或者消失。你只是观察它,特别要注意的是你的心对它的反应 ── 这样做时你会明白你的心的反应与对身体触觉的了知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你必须检查一下你的态度。希望疼痛减轻或消失,或者希望不要疼痛,这都是不对的态度。你的疼痛有没有消失,这没有关系。疼痛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出在予你对疼痛产生了负面的反应。如果你因受伤 而感到疼痛,你当然要小心处理,不要把事情弄糟。但是如果你是好好的,还很健康,这痛苦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去学习观察,观察此时的心是如何的运作。当你感到疼痛时,你的心会产生强烈的感受与反应,所以它很容易被察觉到。学习去观察嗔心,或者抗拒之心、紧张或者不舒适的心态。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交替的重复观察你的感受与抗拒心的态度。你的疼痛与心的状况有一种直接的关连,当你这观察的心愈轻松安稳时,你对疼痛的感受会较轻微。当然,如果你的心对疼痛起了强烈的反应(即就是说你对疼痛难忍时)你应该改变你的姿势,让你舒适些。
如果你想要学习如何善巧的面对疼痛,你可以试一试以下的方法。从你感到疼痛的第一时间开始,不管疼痛的感觉是怎样的轻微,试着检查你的身心,看看是否处于紧张的状况,然后放松自己。你部份的心还会察觉这疼痛的。所以你必须重复检查你紧张的情绪,放松自己。你也可以检查自己的态度。不时告诉自己如果太痛的话,你有权力去选择改变姿势。这样做时你的心才会更愿意与它合作。一直重复的告诉自己,一直到你感觉到不再想要去注意紧张,恐惧,想站起来的意欲,或者不愿意再痛下去这些心态。此时你应该改变你的姿势。
当你已经能忍受疼痛时,这并不是说你已经处于安详平等的状况。开始时,我们多数人都会努力的试着让自己在某一规定的时间中坐禅,强迫自己不可以移动。如果我们能成功坐完那段时间,就会觉得自己很棒。不然的话,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失败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试着延长忍受疼痛的时间,使它越来越长,那就是说我们想增加自己忍受疼痛的耐力。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却把那观察的心给忘了。我们不再觉知自己的心对疼痛的反应。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增强忍受疼痛的耐力并不是说我们的心已经不再对疼痛产生反应。
如果你不再强迫自己去坐一段规定的时间,而代之以以上所教的方法,开始观察心的反应,那么,你对疼痛的抗拒会愈来愈轻,你的心会愈来愈安详和安稳。能够理解安详的心与能忍耐痛苦的心之间的差别是非常的重要。念处禅修教导我们不要强迫自己,而是去理解自己的心。当我们用心去观察、探讨,并且真正的理解喜欢与不喜欢的性质时,我们才可以达到真正的安稳。
当你已经不再抗拒疼痛时,这是最恰当的时间来直接的观察这种感觉。要注意,在你的潜意识中或许还会有些反应。当你了知心中潜伏着的不适时,请你既刻把注意力移到这不舒服的感受上。看着它的转变,这种不适是否增加了,还是有减轻?当你的心愈来愈安稳时,愈敏觉时,它会轻意的认知到那微细的反应。当你的心能看到心中更微细层面中的不适时,你的心甚至能达到完全安稳的境界。如果你已经很安稳,并且能直接观察到痛苦,心中的不适就不会再生起。
你可以试着把以上所提到的重点用在其他身体不适的感受中,比如感到痒、冷、热等感受。再者,我们可以把如何应对身体痛苦的善巧方便用在其他的烦恼中,如嗔心、失意、不满、或者抗拒,以及快乐、享受、欲染与执着种种感受中。他们以及他们的亲党、甚至远亲们,都可以以处理疼痛的方法去应对。你必须学习如何认知执着与嗔意这两种心态,并且放下它们。